普洱学院优秀毕业生桑磊先进事迹-用星星之火,温暖山村孩子

作者: 时间:2022-02-25 点击数:

桑磊,男,怒族。2007年7月毕业于云南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普洱学院),同年9月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了捧当完小。任教8年来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的讲台。一直用行动诠释着乡村教师的默默奉献。

他曾说:“自己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职业;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理论诠释我的价值;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吟唱我的岗位。自己只是一名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其中一员。”是一位山村教师的真实而又平凡的故事。

一、困惑

捧当乡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是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从小县城长大的他,在母亲的熏陶下走上了三尺讲台,本以为大学毕业了可以到好一点的学校任教,不曾想却离乡背井来到了捧当完小。面对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每周只能在周一赶集时买到菜,平时只能吃土豆的窘况,他常常想着:“难道我的这辈子就要在此终老?”为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心想着如何离开此地,到情况好点的学校去任教。曾多次向父母表达了离开的意愿,可是作为已经退休老教师的母亲总是耐心的开导他,让他的心一次又一次平静下来。

二、转折

看着很多同学,朋友都调回自己的家乡或者更好的地方。他离开捧当的心也越来越强烈。可是有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让他决心留在捧当,尽绵薄之力改变捧当孩子的未来。

那是2010年的一个晚上,在班长的带领下,李喜银同学哭着来到了他的宿舍。在班长的转述下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李喜银用衣服包裹着的手臂断了,她哭得很伤心。桑磊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迅速将孩子带到乡医院就医。在做了简单手臂固定的处理后,乡医院的医生建议带孩子到县医院照片治疗,要不孩子手臂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的严重后果。当晚桑磊就立马联系了孩子家里,孩子是孤儿一直寄养在叔叔家, 叔叔家里比较贫困为了补贴家用已经到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去打工了,一时半会是回不来的。考虑到这种情况,无奈桑磊负担起了“爸爸”这个角色。第二天,经领导同意后桑磊带着孩子坐车到了县医院。经过检查后孩子被定性为左手Y形骨折,接着医生还给孩子做了骨头复位和拉直手术。听说复位和拉直很疼孩子一直闹着不做,做了思想工作后桑磊让孩子闭着眼抓着桑磊让医生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孩子额头满是汗珠,但令桑磊惊讶的是她始终咬着牙不吭一声。手术结束后孩子已经饥肠辘辘,桑磊带孩子去吃了一大碗带肉末的米线,回到了学校。次日,叔叔赶到学校看孩子,并接她回家疗伤。孩子临走时递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桑老师,你知道手臂复位和拉直时我为什么不哭吗?因为你让我感受到了父亲般的爱。虽然我没有父亲,但是你就像我爸爸。”看了这张纸条,桑磊极为感动。也让他突然感悟到:“老师,尤其是边远山村的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空巢”孩子们的精神寄托者。”从那一刻起桑磊立志:安下心来,用我余生的爱去温暖孩子,改变孩子,让山村孩子快乐成长。

图为毕业后的学生送给桑磊最珍贵的“教师节”礼物

三、奉献

(一) 捐资助学

2011年12月17日在北京朋友捐助本校孩子的一次机会中,桑磊有幸认识了北京的朋友并将我的想法告诉他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用微博向外界求助。

在家访的过程中桑磊走访了马西当村委会的学生。当走访到本校的丰桂龙孩子家里时,家徒四壁的生活环境让他触动很深。当问及家庭生活时几次眼泪都充满眼眶。丰桂龙和妹妹从小与奶奶靠着国家给的低保相依为命。母亲在桂龙2岁时就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父亲为了维持家计被迫到缅甸打工,也是音讯全无。了解到这些,桑磊决定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宣传,四处联系好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信息发布的一周内就有人相继给桂龙兄妹和奶奶捐赠衣物和资金。但是这些只能解燃眉之急,一个月之后资助就停止了。面对如此贫困的家境,又加上兄妹俩如此渴望读书,桑磊不愿看到孩子因为贫困而放弃学习。于是继续通过网络寻找帮助。不久之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女士决定每月资助孩子一家500元的生活费,并且不定期给孩子寄送新衣服。孩子一家的生活有了质的变化,现在的桂龙兄妹变得阳光了,全身上下看着也干净了很多,学习成绩也不断地进步,看到此番情景桑磊内心非常欣慰。现在桂龙已经升入初中,相信孩子今后一定会学有所成。

图为2012年桑磊和丰桂龙的班主任冒雨到孩子家里送物资

[1] [2] [3] 下一页

   就业电话:0879-3055055、3011196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邮编:665000

版权所有:Copyright ©普洱学院就业处